来源:周学网
每年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总有考生和家长感到时间来不及,甚至懊恼功课做得不够。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最需要优先考虑的是考生的兴趣,很多时候兴趣和热爱可抵学业和工作的艰苦以及未来的岁月漫长。在兴趣和热爱的基础上,可以对志愿及早谋划,尤其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与其在考生紧张备考时凭空焦虑,还不如静下心来先做做功课。
高考在即。近来,各高校的招生宣讲陆续开启。高考后,每个考生都将面对志愿填报,这也是很多考生家庭将共同面对的大事。从每次招生宣讲会来看,听众几乎100%都是家长。当下,孩子在紧张备考,家长则可以静下心来提前就志愿填报做一点功课,而不是一味地为孩子的考试毫无助益地焦虑。待高考结束后,家长可以和考生共同商量如何填报志愿,不是等到分数公布后再开始研究。
要知道,高考志愿填报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许多原理和逻辑需要提前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原理和逻辑,才能让志愿表的选择更准、价值更高。
提前了解信息,提前酝酿布局
根据日程安排,今年上海高考6月23日公布成绩,7月初启动志愿填报。若等到高考成绩出炉才开始谋划志愿,日夜兼程也就只剩一周时间,到时难免心慌意乱、考虑不全。一般来说,就算千辛万苦完成一套看似完美的志愿表,事后想想还会有许多需要优化和完善之处,这些工作都需要充足的时间去处理。
往年实践证明,当考生真正用心进入志愿谋划状态之后,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需要甄别的信息无穷无尽,还可能遇到不少令人左右为难、需要费时思量的抉择。因此,家长可以提前替考生了解信息,而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就应抓紧时间,认真投入高考志愿的酝酿与初选。
志愿表并非只填一个志愿,在多个批次、众多志愿的叠加作用下,成绩高几分还是低几分,对志愿布局的影响并不大。况且,在酝酿的过程中,大部分考生和家长会出现选择纠结,通常会形成几套方案。所以,在6月23日之后,再根据精准成绩对几套方案进行聚焦优化,会让自己更加游刃有余,从而实现更优升学。
高考升学是人生大事。最终能否找到最佳去向,一方面取决于成绩和排名等硬实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分析和布局等巧实力。在硬实力已经体现的情况下,就要学会抓紧一切时间提升巧实力,尽最大努力发挥巧实力的功效。为此,我们梳理相关要点,期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质量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