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工业正面临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的“双转型”。迈向未来工业,离不开新技术快速研发与普及,创新的供应链体系亦是推动工业双转型的重要一环。
在近期举办的2023年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简称“工博会”)上,施耐德电气指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临外部运营风险剧增、内部管理效率亟待提升、生态圈协同难度加大、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的问题,工业企业的“双转型”之路充满挑战。打造精益、韧性、数字化和绿色的一流供应链,已成为支撑工业双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采访中,施耐德电气中国咨询业务总经理吕晋晗强调,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尽管企业对于供应链转型已经予以了足够的重视,但仍困于无法找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点。吕晋晗建议,企业在进行自身供应链布局的过程中,要做到“规划先行”,并结合行业特点,去定制适合自身的供应链转型策略。
四大趋势指引“未来工业”供应链转型
当谈到企业在供应链转型建设的痛点时,施耐德电气中国咨询业务总经理吕晋晗表示,供应链转型的难点在于,如何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以更低的成本、更优的质量、更短的交期、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全行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展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了《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洞察报告。
洞察报告以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为依据,指出供应链转型的“最优解”是以精益、韧性、绿色和数字化为趋势,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这其中,“精益”是供应链高效运营的基础,“韧性”是供应链稳定运行的保障,“绿色”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则是贯穿供应链精益、韧性建设以及绿色转型的有力工具。
在精益方面,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部署多样的数字化运营系统,施耐德电气中国工厂整体生产效率提升8-10%;在韧性方面,施耐德电气缩短供应链条、增强供应商管理、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应对。
而在数字化方面,施耐德中国共有29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其中18家是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在绿色方面,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拥有65家“零碳工厂” ,在中国拥有 17家“零碳工厂”、15家被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通过部署多样的数字化运营系统,使得中国区供应链的整体能耗降低13%。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