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当今最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扮演着全社会电力安全“压舱石”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近年来 “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能源成本的上升,以煤炭、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火电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智慧电厂已经势在必行。
今年年初,在素有“火电三峡”之称的能源之都安徽淮南,一座全新的数字化智慧标杆电厂——淮南潘集电厂(以下简称潘集电厂)正式投产,一期项目两台660MW超超临界机组年发电量可达66亿千瓦时。在这座近“零”排放、绿色环保的火电厂建设和日常运维中,原生数字化交付技术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依托两淮煤炭基地建设清洁高效坑口电站”的战略布局。而由淮河能源集团新建的潘集电厂,正是该战略布局的首个落地实施项目。
瞄准数字化智慧电厂标杆,潘集电厂将火电行业知识与数智技术紧密结合,基于一个云平台打造了:
1多网融合:生产控制与管理信息网多网融合,5G专网和WiFi 6全厂区覆盖;
2全面的数字化应用:数字化交付、智慧运行、预测性维护、MIS&SIS一体化、智慧除尘和智慧脱硝等在内的N个数字化应用模块;
3智慧运行:机组可通过自寻优和自调节,帮助电厂实现168小时(7天7夜)无人干预的稳定运行。
然而,作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行业,火电厂的工程体量庞大、涉及机构复杂、牵涉技术繁多,且行业数字化转型起步相对较晚、数字化系统相对分散,想要打造这样一座领先的数字化电厂绝非易事,在建设前必须要解决数据孤岛和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的痛点问题。
为此,早在工厂建设规划前期,淮河能源就决定用数字化交付的方式,为工厂奠定坚实的数字化底座。
一座新工厂从设计、建设到运维的全过程,会产生来自时、空、人、业务等跨度极大的数据:由于不同设计院所使用的软件不同,格式互不兼容、各成体系的数据会形成一座座数据孤岛,且海量数据如果用图纸资料存档,面临着效率低、被淹没和丢失的风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