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看看

正确看待“辅助驾驶”:热切期待,冷静使用


近日,有小鹏汽车车主发布视频维权,称自己上国道开启了小鹏的自动驾驶行驶功能,行驶了十几公里后,前方出现一辆侧翻车辆,自己驾驶的小鹏P7汽车没有发生任何报警或提示,也没有减速,径直撞了上去。

这一事件4月11日经媒体报道后,一度登上了当天的热搜。

对此,小鹏汽车回应称:初步判断为车主在使 ACC+LCC (自适应定速巡航 & 车道居中保持功能) 过程中,没有保持对车辆前方环境的观察并及时接管车辆所致。经当地交警部门调查判定后,结论亦符合上述情况。
在此,我们需要再次提醒广大驾驶员,使用辅助驾驶系统过程中,需保持对车辆周围环境观察,遵循驾驶辅助功能开启前的”智驾分“考试的相关安全指引,确保行驶安全。
官方回应原文:
感谢贵媒体的关注与监督。
关于车主邓先生反映的其在使用ACC+LCC(自适应定速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功能)时,与前方横停的事故车辆发生碰撞的事故,我司非常重视。对于车辆发生事故深表遗憾,同时对邓先生的身体状况表示关切。
经查,3月13日,车主邓先生驾驶小鹏P7于当地高速路段与前方横停的侧翻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未导致人伤。事故发生后,通过后台碰撞监测,我司客服人员第一时间致电客户询问情况,并给予协助指引。初步判断为车主在使ACC+LCC(自适应定速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功能)过程中,没有保持对车辆前方环境的观察并及时接管车辆所致。经当地交警部门调查判定后,结论亦符合上述情况。
在此,我们需要再次提醒广大驾驶员,使用辅助驾驶系统过程中,需保持对车辆周围环境观察,遵循驾驶辅助功能开启前的”智驾分“考试的相关安全指引,确保行驶安全。
客户体验是小鹏汽车的重中之重,事故发生后,我们已第一时间为邓先生提供了免费代步车。我们还将积极与邓先生沟通后续维修事宜,帮助车主尽快恢复用车。
我们注意到,小鹏汽车在向消费者交付车辆之后,车主在使用辅助驾驶系统时,有一个强制的考试答题环节,其中就ACC+LCC系统的使用场景进行了限制。
答题显示:低速或禁止的工程车/清扫车、横停的事故车、拥堵或等红灯的车辆、大石块、三脚架、突出的隔离带、水马和水泥墩等,这些物体小鹏的ACC+LCC系统均有可能无法识别,需要车主立即接管车辆。

从这些使用场景限制中我们可以看到,受限的物体基本都是静止的物体。而对目前汽车行业所采用的辅助驾驶系统来说,静止物体的感知和识别一直是行业难点和痛点。
这与新势力品牌还是就传统车企无关,而是在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中,雷达“看到”的是点云(雷达+高精地图派的辅助驾驶路线),摄像头(纯计算机视觉派的辅助驾驶路线)“看到”的是图像像素,二者数据特征不同,需要复杂的融合过程,这就造成了识别上的困难。反观移动的目标点,由于一直在变化,相对容易判断。
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ACC+LCC (自适应定速巡航&车道居中保持功能)都是依靠毫米波雷达的硬件方案,都对很难对于静止物体的做出正确的识别。其原因在于,毫米波雷达的原理是计算收发信号的频率差和相位差,静态的相位差几乎为0,计算的速度为0,在看毫米波点云的时候,静态物体的点非常少,在算法上设置收发阈值将杂波和静态物体一起滤除了,同时静态物体的速度和移动距离较小导致被误认为大地等杂波,而无法正确识别。
综合来看,自动驾驶难以识别静止物体的原因在于:这是一场没有高精地图支援,机器数据融合与筛选难度高,算法权重小,还经常遭遇罕见场景的感知盲区。
此外,根据全球对自动驾驶的分级法,目前绝大多数辅助驾驶汽车都处在“L2”级的水准,距离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而其中L2级明确规定:在使用这一功能时,需要驾驶者观察周围环境,随时准备人为接管。
事实上,不仅小鹏汽车,还包括蔚来、理想等互联网造车公司,均曾在公开场合反复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但即便如此,仍有车主对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盲目自信,或缺乏足够的认知,由此导致了多起事故的发生。
辅助驾驶功能正在成为电动汽车最新的亮点,但如何正确使用这一功能,整个行业缺乏共识。特斯拉甚至把自己的L2级驾驶功能称作“完全自动驾驶能力”,造成了社会对这一功能的误解。而一些消费者则在创造各种条件如违规装配“配重环”等方法来躲避车辆的监管。这些行为都对公共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我们在此呼吁,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不应当神化辅助驾驶功能,同时整个行业应当对辅助驾驶的使用场景再做进一步的限制,以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